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第三章 培养终生阅读的孩子
发表时间:2015/01/08 00:00:00 浏览次数:3739
现在时间是星期二下午两点,我接下来将经历一、两个钟头痛苦的折磨。这折磨既非夹手指,也不是上拷问台——比这更糟,是每周的教职员会议。多年来,我一直很努力地让外人了解这种会议有多可怕。最近,一位同事亦是好友生动地向他人形容这种会议。他正和癌症对抗,化疗时间就排在教职员会议之后。他说他很期待化疗,因为在开完会之后,「最坏的已经结束了!」
被迫参加教职员会议至今已有许多年,而我想尽各种办法来减轻这种痛苦。当那些就像奥韦尔笔下「真理部」的行政官员宣布最近消息时,我们这些老师们所练就的「伪装专注」功夫就派上了用场。因为我相信我们在会议中所忍受的酷刑,就连曾在越战期间挺过监禁拷打、活着回美国的参议员约翰麦肯恩也受不了。不过有一天我还是差点失控想破口大骂。
是这样的,我们学校的学生不善于阅读,也不喜欢阅读。本书写作期间所公布的美国标准化测验结果显示,我们学校有七八%的拉丁裔学童阅读能力不足。这意味着两种可能:若不是本校的孩子是全地球最笨的,就是我们辜负了这些孩子。请相信我,绝大多数的孩童都有学习阅读的能力。虽然没有人会承认,但造成这些孩子停留在文盲阶段的,是一桩「鼓吹平庸」的组织性阴谋。
为因应这个问题,现在各校都设有「读写指导员」,而这些「专家」大多曾是老师,他们以前自己带学生的时候就不曾有过多大的成效。在一场教职员发展会议中,读写指导员的长官莅临本校,目的是启发我们协助学童阅读方面的能力。她充满睿智地开始演说,同时只用拇指和食指高高「夹」起一本大部头的书,好像这书是坨粪便一般。她刻意地笑着对我们说:「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生绝对不想阅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她拿起的那本大部头著作,是约翰史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一部由诺贝尔奖得主所著,并曾赢得普立兹奖的杰作。[NextPage]
提高孩童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之务,大家似乎都知道。每年有数百万美元投注在书本和其他读本之间、社会名流纷纷响应倡导阅读的公益活动、教师的训练时数也高达数千小时。各出版公司的专家们都说学童们正在进步,他们舌灿莲花、言之凿凿,但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这根本不是事实。忧心忡忡的教师们知道,就算提出异议也是枉然,因为势力庞大的教科书公司早已准备好答案,来反驳任何指出「国王没穿衣服」的人。年轻老师害怕受到官僚迫害,因为这些教科书出版公司唯一的任务就是继续卖出自家产品。业者竞相争食数百万美元的「测验服务大饼」,而各校区则焦虑地等着最新测验结果出炉。年复一年,大多数的孩子并未因此产生对阅读的终生热爱。
套句源自于另一本又大又厚的普立兹得奖作品的话来形容,我们的孩子是「傻瓜联盟」下的受害者。强大的提倡「平庸势力」串联起来,让有能力的孩子无法透过学习爱上阅读。这些势力包括电视、电玩、劣质的教学、贫穷、破裂的家庭,以及普遍欠缺的成人指导。
我也知道许多用心、认真的行政官员所面临的挑战。他们所指导的教师往往毫无教育热忱或无法胜任工作,或者两种情况都有。因此,各学区只好求助于单调的共同读本,并要求所有教师一律用相同的进度和教材来教学。他们规定老师照本宣科,还安排了机哭人般的自动装置来搭配指令,让所有老师照表操课。当然,很多不会教的老师因为这种组织化的控管而受惠,然而用心教学且满怀热忱的丈师却备感拘束。依照莫名其妙的规定,我们再也不能向学生介绍影响深远、富有挑战性的文学作品。这等于所有的老师因为部分教师的无能而受罚,但蒙受最大损失的却是无辜的孩子。
没有人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我的学生也不是个个都热爱阅读,但他们都进步了,也在我的引导下兴致盎然地读了一年书。在离开我任教的班级之后,有些学生屈服于上述的种种恶势力,然而终生热爱阅读的也还是大有人在。以下是我在第56号教室所使用的一些教导方式。希望各位能从其中得到一、两个或能适用于养育子女或管理教室的想法。
另一种焦点
「为什么要阅读呢?」普遍而言,现在的学校看不见阅读的理由。就像许多校群一样,洛杉矶联合校区也采用既有的基础读本来教导孩童阅读。只要看学校的阅读进度表一眼,就能明白教材激不起学童兴趣的原因。这些阅读目标千篇一律地以流畅度、理解力,以及其他乇要但无聊到制造反效果的目的为教学重点。我从没在学校的首要阅读目标上看见「乐趣」、「热情」、「引人入胜」等字眼。这些才是应该列入的目的,是人们阅读的理由,而我们对这个事实却视而不见。
我自己每天都阅读,从来都不是为了参加测验,或是因为想让自己的「成就分数」用白纸黑字印出来,好显示我所任教的学校正在进步。我阅读,是因为我喜欢这么做。朋友们也会和我分享他们最喜欢的新书,迫不及待地想听到我的反应。我会留意报纸或是广播中的好书介绍,或是在公共场合无意间听见别人在讨论最近读到的新书。我和小时候没什么两样,不是天才,但算是个善于阅读的人。儿时的我从没花过几千个小时参加阅读测验以评量进步情况,而是把那些时间拿来阅读伟大的作品,又因为读过那些作品而更渴望读更多的书。我对文学作品的期待、对阅读的渴望,以及进出图书馆的次数,要比任何标准化测验更能评量我的进步。
我们班的五年级生自己设计了一份只有三个问题的阅读测验。据他们表示,这份阅读能力测验卷的结果比业者所设计的更准确。
1.你是否曾因为丈师教得很无聊又很想看完手上正看到一半的书,而在上课时偷看藏在桌子底下的书?
2.你是否曾因为边吃饭边看书而被骂?
3.你是否曾在睡觉时间偷偷躲在棉被下看书?
学生和我一起哈哈大笑,这真是个可爱有趣的测验卷。凡是以上三个问题都答「是」的孩子,注定一辈子爱看书。
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在现今这个世界长大孩子相信这个事实往往是极为困难的,但不是不可能。从重要性来考虑,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思考、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放、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
大人的指导
大人的指导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以下是一个例子。
不久前我带孩子们造访了华盛顿特区,我们在史密森美国历史博物馆用午餐。该馆餐饮区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在继续参观博物馆前享用健康餐、补充体力的好地方。
一个叫提米的孩子前天整晚没睡、上吐下泻个不停。到了早上,他的气色恢复不少,觉得自己比较好了,可以参观博物馆,所以和我们一道前来。在走进餐饮区的时候,我把他拉到一旁。
雷夫:你觉得还好吗?
提米:有点虚弱,不过还可以。
雷夫:很好。我想你知道自己要小心选择吃的东西。
提米:你觉得该怎么选择呢?
雷夫:嗯,你今天不要喝碳酸饮料。在你觉得百分之百复原之前,只能吃温和不刺激的东西,像是汤、蔬菜、面包这些。好吗?
提米:好![NextPage]
我看着学生们领取餐盘,开始选择吃什么当午餐。有人选鸡肉,有人选披,萨还有人选色拉。提米跳过开胃菜的队伍,直接夹了一大块的布朗尼蛋糕,餐盘还有两条巧克力碎片棒。我在饮料机旁边拦截他时,他伸手去盛巧克力牛奶。我要强调,提米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但是他才十岁,需要「大人的指导」。我把他盘子上的垃圾食物拿走,帮他做更明智的选择。或许他会有些失望,但很快就会恢复体力,度过美好的一天。
这个例子不是说我比我的学生们聪明,但我一定知道的比他们多,因为我年纪比他们大。在阅读上亦是如此,我知道一些他们可能还没接触过的好书。身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我有责任把这些书介绍给他们。因为孩子们信任我,所以愿意读我推荐的书。喜欢《哈利波特》的学生,对其他奇幻文学作品的接受度会比较高。听见学生一边读《幻像天堂》一边大笑,或问我是否可以借阅《纳尼亚传奇》下一册的喜悦,总是让我激动不已。看到这些小小心灵试图理解《艾丽斯梦游仙境》不同层次的意义,会让我感动到起鸡皮疙瘩。分享伟大文学作品的喜悦可以是大人和孩子之间关系的基石。透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开心门接受新观念、踏上卓越的大道去远行。讲白一点:除了基础读本之外什么都不读,只会走入死胡同。
偶尔我也使用有声书。我注意到孩子们对《麦尔坎x自传》——由演员乔莫顿朗读,以及《安妮的日记》——由薇诺娜芮德朗读的反应特别好。这两本经典回忆录都是以第一人称进行,而聆听专业的声音说故事更容易让孩子们为之着迷。就某些书籍而言,这个做法比要求学生以阅读节录本代替原著更有效果。
不过,这个做法很容易遭到滥用。我见过老师在按下播放键之后就自行休息,就好像请电视当保母一样。有经验又负责的老师,会知道怎么有效使用有声书,并且会不时按暂播放键,确认孩子们都了解某个重点,或是针对某个关键议题进行讨论。这对于聆听高难度教材时非常重要。但老师需要多多练习,因为过于频繁的暂停会扼杀孩子们的专注程度和乐趣。一般而言,我会先想好要在哪些地方暂停,并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确认他们每个人都听得懂有声书的内容。
善用图书馆
做父母的绝对有必要带小孩去图书馆。对许多家而言,「去图书馆」这个活动已经不存在了。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上网订购书籍的孩子越来越多。虽然值欣喜与鼓励,但意义上却是大不相同。上图书馆是为了建立孩子们的价值观;置身于热爱阅读的人群中对孩子们是很有益处的。在网络上不可能进行的浏览和发现,可以在图书馆内做到;孩子们还可以和各个年龄层的人互动,而不只是开启电子信箱里的包裹。如果有人对每星期都上图书馆的孩子说:「现在早就没人要看书了。」他会知道这不是事实。他会想:你认识的人或许没有一个爱看书,但我知道你错了。近来,看书的孩子总是遭到同侪的嘲笑,要战胜环绕在孩子们四周的冷漠不关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他们到将「智识、热枕,以及阅读的喜悦」视为理所当然的地方。图书馆就是最好的起点。
不过可别以为把孩子带进图书馆就可以交差了事,我们还必须提供导览服务才行。
某日,我带全班到学校的图书馆,刚好碰上大约二十多名五年级生吵吵闹闹地进来。我抬头一看,发现没有人指导他们。
那群学生在图书馆待了大概三十分钟。有些人跑去上网,浏览一些和阅读毫无关系的网站,有的则跟朋友聊天,有些则在无人监督或指导之下随意找书看。那些孩子错失了大好机会。他们原本有机会找到开启阅读乐趣的书本,可惜却白白溜走了。通常,当那些孩子们回到教室时,借阅的书不是已经读过的,就是什么书也没借。而这时老师可能还在电话上讲个不停呢!学生什么都没学到,但是课程表却记录着这些孩子已经去过图书馆了。[NextPage]
挑选文学作品
帮孩子挑选好书的方法很多。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分享你自己爱读的书,继续享受这份阅读的乐趣。不过,如果你不知道从何找起,不妨在Google打上「纽伯瑞大奖」,仔细研究历年得奖好书。至今我还没见过有哪个小学生在读了《寻找梦奇地》﹑《威斯汀游戏》或《细数繁》等经典名著之后还感受不到阅读乐趣的。
凯迪克大得奖名单则是帮幼儿找书不错的参考。图书馆员也有各种好书书单,父母和老师可以从上述书单着手,找出让孩子们一读便终生难忘的好书。
你可能是国小老师,任教于设有严格指导方针的校区。校方不但强迫你使用糟糕的基础阅读列教材,还「不准」学生把文学经典从头读到尾。许多出版读物的公司无凭无据地宣称,因为教材各章节己经节录了写作范例,所以学生没有读完整本书的必要。他们不要老师在教室里带学生读文学作品,因为这么一来,学校就不会再向他们订购数不尽的周边教材和粗糙的「新改版」选集。
「该文学作品的基础节录本就足够了」,这种主张真是可笑。就在去年,我亲眼目睹了这种策略所造成的结果。本校使用的教材节录了《安妮的日记》,某位老师知道《安妮的日记》是一部重要作品,于是把书发给全班学生,要他们在寒假期间阅读,并准备在开学时接受测验。他的立意良善,结果却是灾难一场,原因是学生年纪太小,根本看不懂这本书,而且老师也没有说明故事背景——这些孩子都没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甚至连荷兰在地图上的什么地方都找不到。孩子们不了解的各种缩写,以及如「BBC」与「月经」这样的字眼,这项作业连该班最用功的几个学生也不得不打退堂鼓。这些学生后来由我来带。当他们听说我的阅读书单上也有《安妮的日记》时,哀鸿遍野。
「基础读本」﹑「盲目的善意」﹑「指导不足」三者加在一起时可能发生的结果就是:孩子们不但不欣赏这本陈述历史的作品,甚至心生厌恶!所幸在我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一改对该书的观感,并开始明白安妮的故事何以永垂不朽。然而,要是他们最初接触这部重要作品时,就能得到饶富意义的指导,整件事岂不更圆满。
我不建议年轻老师和既有势力抗衡。你对阅读文学的努力推广,只会招致更多行政官员不断到教室关,切让你备受干扰。与其浪费精力去打赢不了的仗,不如顺势而为,按照学校的计划走,同时不让任何一方蒙受损失。你的挑战是,在一天当中找到阅读杰作的空档,例如在午餐时间或放学后进行读书会。当然,这么做有其困难度,而且很花时间。想想看,需要超时工作外加对抗官僚,才能让学生读到伟大的文学作品,真是够荒谬了。但这些努力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和意义,再高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不会阅读的学生
许多老师都喜欢和学生一起阅读文学作品,然而,阅读较具挑战性的作品时,却面临部分学生跟不上其他同学的问题。为了怕这些学生被抛在后头,老师们往往选用难度较低的教材,好让他们有成就感。但这么一来,有能力的杰出学生就常常要停下来等其他人跟上进度,备感无聊。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首先,我会经常解释教材,让落后的学生跟上进度,还会事先替阅读程度只有初级的学生准备特别简单的段落,让他们在课始前程开便赢在起跑点。他们在同学面前朗读,遇到困难从不会遭到耻笑,而且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快速进步,自信心也一天比一天更强。如果我要学生交写作报告的话,我会协助这些落后的孩子寻找问题的解答,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
双管齐下的第二部分,是让个别的孩童阅读合乎自己程度的书籍。他们每个月都会写读后心得。我会在第四章进一步详述这项活动。
一旦克服了不安,就连成就感最低的学生也开始建立自信。我为学生们塑造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敦促他们追求卓越,同时循循善诱﹑提供正面引导。在我的指导下,所有曾经被评等为「远低于基础」的学生,去年年底全数通过了阅读能力测验。[NextPage]
中学和高中老师
现今孩童的错误观念之一是:只有上英文课时才阅读。这个想法很荒谬,我们一定要改正这样的想法。我发现,最佳做法就是由各科老师带领学生开办读书会。从没有明文规定说数学或自然科老师不该以身作则当学生的阅读典范。我鼓励所有老师都可以试试看。
我见过许多优秀的自然﹑历史,以及体育老师开办读书会。他们挑出好书,让各班学生自行选择。这些读书会大都有固定聚会时间,通常在午餐时或放学后。每读完一章,大家就讨论一次。读书会的学生都是自愿参加的,因此带读的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充满热忱的学生。孩子们在读书会上认识了来自不同班级﹑想法相近的同侪,友谊在聚会中滋长,教师们则在不同于上课的环境中和学生建立连结,从而巩固教室内的师生关系。读书会是让所有相关者每周共度一﹑两个小时的绝佳方式。人人都是赢家。每个人都出于正确的动机而阅读。
父母也可以在家中如法炮制。有些家庭有全家读书时间,有些家庭或许要求每个人在周四晚餐前读完《孤星泪》第二章。孩子们需要大人经常陪他们一起读书﹑讨论。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当个好榜样。
阅读评量
大多数的家长和老师都认同在教授某项课业进行相关评量,以判断孩子们学习的程度。我们都知道只有讨论是绝对不够的。若孩子们读的是文学杰作,那么该如何检们理解了多少呢?
我推荐家长和老师上www.learninglinks.com网站。该公司提供了一系列名为「小说链接」的阅读指南,是绝佳的阅读补充教材。「小说连结」为数百本书籍提供阅读指南,从贝芙莉克莱瑞到马克吐温的作品都有。每一篇指南都有逐章的字汇课程,不但可以教孩子们认识生字,也能增进他们对内容的理解。指南里也设计了一些练习,要求学习者以类似的方式或在游戏中用新字,协助他们进一步掌握刚学到的新知识,另外也设计了和小说相关的作文题目与理解性问题。
身为家长和教师的我,能自由运用的时间非常有限。我的行程表排得很满,不可能针对每一章准备几十个理解性问题。「小说链接」解决了这样的困扰,指南的内容不但编排得条理分明,更重的是它以最高理解层次为目标,从不「愚化」作品。透过这类作业本的使用,我的学生们在阅读、写作、思考上都有了进步。[NextPage]
赋予意义
学童们读本书的理由经常让我讶异不已,例如,「因为这本书在书单上,所以老师要我们读。」「测验会考到这本书。」「我必须看这本书,这科才能过关。」从我们为什么要孩子阅读的角度来思考,这些常听到的答案全都太离谱了。
乐在阅读的孩子能和身旁的世界产生连结,最后具备超越现阶段想象范围的思考能力。他们会在角色、情境和自我之间建立连结,并且把它当作做决定时的参考。某天的晚上,我十岁大的学生演出了《亨利四世》中的「哈尔王子」和「伏尔斯塔夫」两个角色(这两个行径荒唐的角色背后阻着相当深层的意义,不少犬儒之徒便质疑孩子们在这方面的理解能力)。哈尔王子为了在一个无耻的世界中找到荣誉而奋斗,而透过对这种挣扎的思索,孩子们学到了日后在学校餐厅和操场面临困境时的自处之道。
每一年都有伟大文学作品拍成电影,或在地方上的舞台上演。家长和老师应该特别留意这样的改编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最适合孩子在阅读原著后欣赏。我们如果能引导学生去欣赏由他们读过的原著所改编而成的电影或演出,就可以带着他们讨论原著和改编后的作品对他们来说有何不同。这几年《魔戒》、《纳尼亚传奇》、《人鼠之间》等许多伟大文学作品都被拍成了电影,王尔德、威廉、英吉,以及奥古斯特威尔森等人的剧作,也在各地剧院上演。当孩子们知道读完原著后可以观赏改编的电影或舞台剧,以及比较上述两种经验,那么他们的阅读热情和积极程度,将远超过以通过考试为目标的情况。我们的孩子应以此为阅读目的。
笑声和泪水
我以前教过的学生有不少人怀念第56号教室,希望继续在生活中保有这个避风港。我为他们开设了一个周六班,而刘易斯就和许多就读于中学和高中的孩子们一样,自尔参加这个班级,一起练习SAT(定期举办的世界性测验,是美国各大学申请入学的参考条件之一)测验、阅读文学作品,为了进入大学而准备。
我们在某个星期六阅读黑人剧作家韩丝贝莉的经典作品《烈日当头》,并打算在几周后到奥瑞岗州厽笳莎翁戏剧节,来趟实地考察之旅。我们会在莎翁节期间观赏韩丝贝莉和其他人的作品,所以我要孩子们做好准备。我为学生们搜集剧本,并针对该剧作对于美国剧场的影响做了背景说明,然后带着他们读完剧本。读到最后几行时,许多学生发出欣赏杰作后的那种既喜悦又满足的赞叹。但十四岁的刘易斯却在座位上默默掉泪。他强忍住啜泣时,没有人嘲笑他。等他恢复了平静,我问他这出戏为何深深打动了他。他的回答很简单:「我哭,是因为它描述的就是我们家的故事。」
他爱好阅读。他建立连结。他能理解。他具有剖析伟大想法和将之与自身经验连结的能力。多年后,学童们读的作品很可能就是出自刘易斯之手。如果我们不退缩,就可能培养出像刘易斯这样的学生。
身为父母和师长的我们必须谨记,即使置身在这样的文化当中,培养孩子终生阅读习惯的可能性仍是存在的。我教过的学生当中就有很多实例。然而,在这个属于有线电视、DVD、电玩,以及网络的时代,要达成这项目标并不容易。正如莎翁在其名著《一报还一报》所写的:
Our doubts are traitors,
And make us lose the good we oft might win
By fearing to attempt.
疑惑是种背叛,使我们遇事畏缩,
输掉本可赢得的好与善。
我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这个目标并未列在我们加州的课程标准上。阅读评量可以从标准化的测验分数开始,但我们最终必须用孩子们在发自内心阅读时,发出多少笑声和留下多少泪水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笑声和泪水可能不会列在各州的阅读目标上,但却是第56号教室的标准。这些孩子们终生阅读,为人生而读。
被迫参加教职员会议至今已有许多年,而我想尽各种办法来减轻这种痛苦。当那些就像奥韦尔笔下「真理部」的行政官员宣布最近消息时,我们这些老师们所练就的「伪装专注」功夫就派上了用场。因为我相信我们在会议中所忍受的酷刑,就连曾在越战期间挺过监禁拷打、活着回美国的参议员约翰麦肯恩也受不了。不过有一天我还是差点失控想破口大骂。
是这样的,我们学校的学生不善于阅读,也不喜欢阅读。本书写作期间所公布的美国标准化测验结果显示,我们学校有七八%的拉丁裔学童阅读能力不足。这意味着两种可能:若不是本校的孩子是全地球最笨的,就是我们辜负了这些孩子。请相信我,绝大多数的孩童都有学习阅读的能力。虽然没有人会承认,但造成这些孩子停留在文盲阶段的,是一桩「鼓吹平庸」的组织性阴谋。
为因应这个问题,现在各校都设有「读写指导员」,而这些「专家」大多曾是老师,他们以前自己带学生的时候就不曾有过多大的成效。在一场教职员发展会议中,读写指导员的长官莅临本校,目的是启发我们协助学童阅读方面的能力。她充满睿智地开始演说,同时只用拇指和食指高高「夹」起一本大部头的书,好像这书是坨粪便一般。她刻意地笑着对我们说:「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生绝对不想阅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她拿起的那本大部头著作,是约翰史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一部由诺贝尔奖得主所著,并曾赢得普立兹奖的杰作。[NextPage]
提高孩童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之务,大家似乎都知道。每年有数百万美元投注在书本和其他读本之间、社会名流纷纷响应倡导阅读的公益活动、教师的训练时数也高达数千小时。各出版公司的专家们都说学童们正在进步,他们舌灿莲花、言之凿凿,但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这根本不是事实。忧心忡忡的教师们知道,就算提出异议也是枉然,因为势力庞大的教科书公司早已准备好答案,来反驳任何指出「国王没穿衣服」的人。年轻老师害怕受到官僚迫害,因为这些教科书出版公司唯一的任务就是继续卖出自家产品。业者竞相争食数百万美元的「测验服务大饼」,而各校区则焦虑地等着最新测验结果出炉。年复一年,大多数的孩子并未因此产生对阅读的终生热爱。
套句源自于另一本又大又厚的普立兹得奖作品的话来形容,我们的孩子是「傻瓜联盟」下的受害者。强大的提倡「平庸势力」串联起来,让有能力的孩子无法透过学习爱上阅读。这些势力包括电视、电玩、劣质的教学、贫穷、破裂的家庭,以及普遍欠缺的成人指导。
我也知道许多用心、认真的行政官员所面临的挑战。他们所指导的教师往往毫无教育热忱或无法胜任工作,或者两种情况都有。因此,各学区只好求助于单调的共同读本,并要求所有教师一律用相同的进度和教材来教学。他们规定老师照本宣科,还安排了机哭人般的自动装置来搭配指令,让所有老师照表操课。当然,很多不会教的老师因为这种组织化的控管而受惠,然而用心教学且满怀热忱的丈师却备感拘束。依照莫名其妙的规定,我们再也不能向学生介绍影响深远、富有挑战性的文学作品。这等于所有的老师因为部分教师的无能而受罚,但蒙受最大损失的却是无辜的孩子。
没有人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我的学生也不是个个都热爱阅读,但他们都进步了,也在我的引导下兴致盎然地读了一年书。在离开我任教的班级之后,有些学生屈服于上述的种种恶势力,然而终生热爱阅读的也还是大有人在。以下是我在第56号教室所使用的一些教导方式。希望各位能从其中得到一、两个或能适用于养育子女或管理教室的想法。
另一种焦点
「为什么要阅读呢?」普遍而言,现在的学校看不见阅读的理由。就像许多校群一样,洛杉矶联合校区也采用既有的基础读本来教导孩童阅读。只要看学校的阅读进度表一眼,就能明白教材激不起学童兴趣的原因。这些阅读目标千篇一律地以流畅度、理解力,以及其他乇要但无聊到制造反效果的目的为教学重点。我从没在学校的首要阅读目标上看见「乐趣」、「热情」、「引人入胜」等字眼。这些才是应该列入的目的,是人们阅读的理由,而我们对这个事实却视而不见。
我自己每天都阅读,从来都不是为了参加测验,或是因为想让自己的「成就分数」用白纸黑字印出来,好显示我所任教的学校正在进步。我阅读,是因为我喜欢这么做。朋友们也会和我分享他们最喜欢的新书,迫不及待地想听到我的反应。我会留意报纸或是广播中的好书介绍,或是在公共场合无意间听见别人在讨论最近读到的新书。我和小时候没什么两样,不是天才,但算是个善于阅读的人。儿时的我从没花过几千个小时参加阅读测验以评量进步情况,而是把那些时间拿来阅读伟大的作品,又因为读过那些作品而更渴望读更多的书。我对文学作品的期待、对阅读的渴望,以及进出图书馆的次数,要比任何标准化测验更能评量我的进步。
我们班的五年级生自己设计了一份只有三个问题的阅读测验。据他们表示,这份阅读能力测验卷的结果比业者所设计的更准确。
1.你是否曾因为丈师教得很无聊又很想看完手上正看到一半的书,而在上课时偷看藏在桌子底下的书?
2.你是否曾因为边吃饭边看书而被骂?
3.你是否曾在睡觉时间偷偷躲在棉被下看书?
学生和我一起哈哈大笑,这真是个可爱有趣的测验卷。凡是以上三个问题都答「是」的孩子,注定一辈子爱看书。
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在现今这个世界长大孩子相信这个事实往往是极为困难的,但不是不可能。从重要性来考虑,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思考、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放、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
大人的指导
大人的指导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以下是一个例子。
不久前我带孩子们造访了华盛顿特区,我们在史密森美国历史博物馆用午餐。该馆餐饮区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在继续参观博物馆前享用健康餐、补充体力的好地方。
一个叫提米的孩子前天整晚没睡、上吐下泻个不停。到了早上,他的气色恢复不少,觉得自己比较好了,可以参观博物馆,所以和我们一道前来。在走进餐饮区的时候,我把他拉到一旁。
雷夫:你觉得还好吗?
提米:有点虚弱,不过还可以。
雷夫:很好。我想你知道自己要小心选择吃的东西。
提米:你觉得该怎么选择呢?
雷夫:嗯,你今天不要喝碳酸饮料。在你觉得百分之百复原之前,只能吃温和不刺激的东西,像是汤、蔬菜、面包这些。好吗?
提米:好![NextPage]
我看着学生们领取餐盘,开始选择吃什么当午餐。有人选鸡肉,有人选披,萨还有人选色拉。提米跳过开胃菜的队伍,直接夹了一大块的布朗尼蛋糕,餐盘还有两条巧克力碎片棒。我在饮料机旁边拦截他时,他伸手去盛巧克力牛奶。我要强调,提米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但是他才十岁,需要「大人的指导」。我把他盘子上的垃圾食物拿走,帮他做更明智的选择。或许他会有些失望,但很快就会恢复体力,度过美好的一天。
这个例子不是说我比我的学生们聪明,但我一定知道的比他们多,因为我年纪比他们大。在阅读上亦是如此,我知道一些他们可能还没接触过的好书。身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我有责任把这些书介绍给他们。因为孩子们信任我,所以愿意读我推荐的书。喜欢《哈利波特》的学生,对其他奇幻文学作品的接受度会比较高。听见学生一边读《幻像天堂》一边大笑,或问我是否可以借阅《纳尼亚传奇》下一册的喜悦,总是让我激动不已。看到这些小小心灵试图理解《艾丽斯梦游仙境》不同层次的意义,会让我感动到起鸡皮疙瘩。分享伟大文学作品的喜悦可以是大人和孩子之间关系的基石。透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开心门接受新观念、踏上卓越的大道去远行。讲白一点:除了基础读本之外什么都不读,只会走入死胡同。
偶尔我也使用有声书。我注意到孩子们对《麦尔坎x自传》——由演员乔莫顿朗读,以及《安妮的日记》——由薇诺娜芮德朗读的反应特别好。这两本经典回忆录都是以第一人称进行,而聆听专业的声音说故事更容易让孩子们为之着迷。就某些书籍而言,这个做法比要求学生以阅读节录本代替原著更有效果。
不过,这个做法很容易遭到滥用。我见过老师在按下播放键之后就自行休息,就好像请电视当保母一样。有经验又负责的老师,会知道怎么有效使用有声书,并且会不时按暂播放键,确认孩子们都了解某个重点,或是针对某个关键议题进行讨论。这对于聆听高难度教材时非常重要。但老师需要多多练习,因为过于频繁的暂停会扼杀孩子们的专注程度和乐趣。一般而言,我会先想好要在哪些地方暂停,并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确认他们每个人都听得懂有声书的内容。
善用图书馆
做父母的绝对有必要带小孩去图书馆。对许多家而言,「去图书馆」这个活动已经不存在了。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上网订购书籍的孩子越来越多。虽然值欣喜与鼓励,但意义上却是大不相同。上图书馆是为了建立孩子们的价值观;置身于热爱阅读的人群中对孩子们是很有益处的。在网络上不可能进行的浏览和发现,可以在图书馆内做到;孩子们还可以和各个年龄层的人互动,而不只是开启电子信箱里的包裹。如果有人对每星期都上图书馆的孩子说:「现在早就没人要看书了。」他会知道这不是事实。他会想:你认识的人或许没有一个爱看书,但我知道你错了。近来,看书的孩子总是遭到同侪的嘲笑,要战胜环绕在孩子们四周的冷漠不关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他们到将「智识、热枕,以及阅读的喜悦」视为理所当然的地方。图书馆就是最好的起点。
不过可别以为把孩子带进图书馆就可以交差了事,我们还必须提供导览服务才行。
某日,我带全班到学校的图书馆,刚好碰上大约二十多名五年级生吵吵闹闹地进来。我抬头一看,发现没有人指导他们。
那群学生在图书馆待了大概三十分钟。有些人跑去上网,浏览一些和阅读毫无关系的网站,有的则跟朋友聊天,有些则在无人监督或指导之下随意找书看。那些孩子错失了大好机会。他们原本有机会找到开启阅读乐趣的书本,可惜却白白溜走了。通常,当那些孩子们回到教室时,借阅的书不是已经读过的,就是什么书也没借。而这时老师可能还在电话上讲个不停呢!学生什么都没学到,但是课程表却记录着这些孩子已经去过图书馆了。[NextPage]
挑选文学作品
帮孩子挑选好书的方法很多。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分享你自己爱读的书,继续享受这份阅读的乐趣。不过,如果你不知道从何找起,不妨在Google打上「纽伯瑞大奖」,仔细研究历年得奖好书。至今我还没见过有哪个小学生在读了《寻找梦奇地》﹑《威斯汀游戏》或《细数繁》等经典名著之后还感受不到阅读乐趣的。
凯迪克大得奖名单则是帮幼儿找书不错的参考。图书馆员也有各种好书书单,父母和老师可以从上述书单着手,找出让孩子们一读便终生难忘的好书。
你可能是国小老师,任教于设有严格指导方针的校区。校方不但强迫你使用糟糕的基础阅读列教材,还「不准」学生把文学经典从头读到尾。许多出版读物的公司无凭无据地宣称,因为教材各章节己经节录了写作范例,所以学生没有读完整本书的必要。他们不要老师在教室里带学生读文学作品,因为这么一来,学校就不会再向他们订购数不尽的周边教材和粗糙的「新改版」选集。
「该文学作品的基础节录本就足够了」,这种主张真是可笑。就在去年,我亲眼目睹了这种策略所造成的结果。本校使用的教材节录了《安妮的日记》,某位老师知道《安妮的日记》是一部重要作品,于是把书发给全班学生,要他们在寒假期间阅读,并准备在开学时接受测验。他的立意良善,结果却是灾难一场,原因是学生年纪太小,根本看不懂这本书,而且老师也没有说明故事背景——这些孩子都没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甚至连荷兰在地图上的什么地方都找不到。孩子们不了解的各种缩写,以及如「BBC」与「月经」这样的字眼,这项作业连该班最用功的几个学生也不得不打退堂鼓。这些学生后来由我来带。当他们听说我的阅读书单上也有《安妮的日记》时,哀鸿遍野。
「基础读本」﹑「盲目的善意」﹑「指导不足」三者加在一起时可能发生的结果就是:孩子们不但不欣赏这本陈述历史的作品,甚至心生厌恶!所幸在我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一改对该书的观感,并开始明白安妮的故事何以永垂不朽。然而,要是他们最初接触这部重要作品时,就能得到饶富意义的指导,整件事岂不更圆满。
我不建议年轻老师和既有势力抗衡。你对阅读文学的努力推广,只会招致更多行政官员不断到教室关,切让你备受干扰。与其浪费精力去打赢不了的仗,不如顺势而为,按照学校的计划走,同时不让任何一方蒙受损失。你的挑战是,在一天当中找到阅读杰作的空档,例如在午餐时间或放学后进行读书会。当然,这么做有其困难度,而且很花时间。想想看,需要超时工作外加对抗官僚,才能让学生读到伟大的文学作品,真是够荒谬了。但这些努力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和意义,再高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不会阅读的学生
许多老师都喜欢和学生一起阅读文学作品,然而,阅读较具挑战性的作品时,却面临部分学生跟不上其他同学的问题。为了怕这些学生被抛在后头,老师们往往选用难度较低的教材,好让他们有成就感。但这么一来,有能力的杰出学生就常常要停下来等其他人跟上进度,备感无聊。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首先,我会经常解释教材,让落后的学生跟上进度,还会事先替阅读程度只有初级的学生准备特别简单的段落,让他们在课始前程开便赢在起跑点。他们在同学面前朗读,遇到困难从不会遭到耻笑,而且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快速进步,自信心也一天比一天更强。如果我要学生交写作报告的话,我会协助这些落后的孩子寻找问题的解答,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
双管齐下的第二部分,是让个别的孩童阅读合乎自己程度的书籍。他们每个月都会写读后心得。我会在第四章进一步详述这项活动。
一旦克服了不安,就连成就感最低的学生也开始建立自信。我为学生们塑造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敦促他们追求卓越,同时循循善诱﹑提供正面引导。在我的指导下,所有曾经被评等为「远低于基础」的学生,去年年底全数通过了阅读能力测验。[NextPage]
中学和高中老师
现今孩童的错误观念之一是:只有上英文课时才阅读。这个想法很荒谬,我们一定要改正这样的想法。我发现,最佳做法就是由各科老师带领学生开办读书会。从没有明文规定说数学或自然科老师不该以身作则当学生的阅读典范。我鼓励所有老师都可以试试看。
我见过许多优秀的自然﹑历史,以及体育老师开办读书会。他们挑出好书,让各班学生自行选择。这些读书会大都有固定聚会时间,通常在午餐时或放学后。每读完一章,大家就讨论一次。读书会的学生都是自愿参加的,因此带读的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充满热忱的学生。孩子们在读书会上认识了来自不同班级﹑想法相近的同侪,友谊在聚会中滋长,教师们则在不同于上课的环境中和学生建立连结,从而巩固教室内的师生关系。读书会是让所有相关者每周共度一﹑两个小时的绝佳方式。人人都是赢家。每个人都出于正确的动机而阅读。
父母也可以在家中如法炮制。有些家庭有全家读书时间,有些家庭或许要求每个人在周四晚餐前读完《孤星泪》第二章。孩子们需要大人经常陪他们一起读书﹑讨论。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当个好榜样。
阅读评量
大多数的家长和老师都认同在教授某项课业进行相关评量,以判断孩子们学习的程度。我们都知道只有讨论是绝对不够的。若孩子们读的是文学杰作,那么该如何检们理解了多少呢?
我推荐家长和老师上www.learninglinks.com网站。该公司提供了一系列名为「小说链接」的阅读指南,是绝佳的阅读补充教材。「小说连结」为数百本书籍提供阅读指南,从贝芙莉克莱瑞到马克吐温的作品都有。每一篇指南都有逐章的字汇课程,不但可以教孩子们认识生字,也能增进他们对内容的理解。指南里也设计了一些练习,要求学习者以类似的方式或在游戏中用新字,协助他们进一步掌握刚学到的新知识,另外也设计了和小说相关的作文题目与理解性问题。
身为家长和教师的我,能自由运用的时间非常有限。我的行程表排得很满,不可能针对每一章准备几十个理解性问题。「小说链接」解决了这样的困扰,指南的内容不但编排得条理分明,更重的是它以最高理解层次为目标,从不「愚化」作品。透过这类作业本的使用,我的学生们在阅读、写作、思考上都有了进步。[NextPage]
赋予意义
学童们读本书的理由经常让我讶异不已,例如,「因为这本书在书单上,所以老师要我们读。」「测验会考到这本书。」「我必须看这本书,这科才能过关。」从我们为什么要孩子阅读的角度来思考,这些常听到的答案全都太离谱了。
乐在阅读的孩子能和身旁的世界产生连结,最后具备超越现阶段想象范围的思考能力。他们会在角色、情境和自我之间建立连结,并且把它当作做决定时的参考。某天的晚上,我十岁大的学生演出了《亨利四世》中的「哈尔王子」和「伏尔斯塔夫」两个角色(这两个行径荒唐的角色背后阻着相当深层的意义,不少犬儒之徒便质疑孩子们在这方面的理解能力)。哈尔王子为了在一个无耻的世界中找到荣誉而奋斗,而透过对这种挣扎的思索,孩子们学到了日后在学校餐厅和操场面临困境时的自处之道。
每一年都有伟大文学作品拍成电影,或在地方上的舞台上演。家长和老师应该特别留意这样的改编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最适合孩子在阅读原著后欣赏。我们如果能引导学生去欣赏由他们读过的原著所改编而成的电影或演出,就可以带着他们讨论原著和改编后的作品对他们来说有何不同。这几年《魔戒》、《纳尼亚传奇》、《人鼠之间》等许多伟大文学作品都被拍成了电影,王尔德、威廉、英吉,以及奥古斯特威尔森等人的剧作,也在各地剧院上演。当孩子们知道读完原著后可以观赏改编的电影或舞台剧,以及比较上述两种经验,那么他们的阅读热情和积极程度,将远超过以通过考试为目标的情况。我们的孩子应以此为阅读目的。
笑声和泪水
我以前教过的学生有不少人怀念第56号教室,希望继续在生活中保有这个避风港。我为他们开设了一个周六班,而刘易斯就和许多就读于中学和高中的孩子们一样,自尔参加这个班级,一起练习SAT(定期举办的世界性测验,是美国各大学申请入学的参考条件之一)测验、阅读文学作品,为了进入大学而准备。
我们在某个星期六阅读黑人剧作家韩丝贝莉的经典作品《烈日当头》,并打算在几周后到奥瑞岗州厽笳莎翁戏剧节,来趟实地考察之旅。我们会在莎翁节期间观赏韩丝贝莉和其他人的作品,所以我要孩子们做好准备。我为学生们搜集剧本,并针对该剧作对于美国剧场的影响做了背景说明,然后带着他们读完剧本。读到最后几行时,许多学生发出欣赏杰作后的那种既喜悦又满足的赞叹。但十四岁的刘易斯却在座位上默默掉泪。他强忍住啜泣时,没有人嘲笑他。等他恢复了平静,我问他这出戏为何深深打动了他。他的回答很简单:「我哭,是因为它描述的就是我们家的故事。」
他爱好阅读。他建立连结。他能理解。他具有剖析伟大想法和将之与自身经验连结的能力。多年后,学童们读的作品很可能就是出自刘易斯之手。如果我们不退缩,就可能培养出像刘易斯这样的学生。
身为父母和师长的我们必须谨记,即使置身在这样的文化当中,培养孩子终生阅读习惯的可能性仍是存在的。我教过的学生当中就有很多实例。然而,在这个属于有线电视、DVD、电玩,以及网络的时代,要达成这项目标并不容易。正如莎翁在其名著《一报还一报》所写的:
Our doubts are traitors,
And make us lose the good we oft might win
By fearing to attempt.
疑惑是种背叛,使我们遇事畏缩,
输掉本可赢得的好与善。
我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这个目标并未列在我们加州的课程标准上。阅读评量可以从标准化的测验分数开始,但我们最终必须用孩子们在发自内心阅读时,发出多少笑声和留下多少泪水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笑声和泪水可能不会列在各州的阅读目标上,但却是第56号教室的标准。这些孩子们终生阅读,为人生而读。
上一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第四章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