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首先要吃透教材

发表时间:2015/01/06 00:00:00  浏览次数:3878  

教学参考书写得再具体、再详细,也不能代替自己钻研教材。有的青年教师有了参考资料就不去研读课文了,他们认为写参考书的人水平比自己和其他老师高,不必再花工夫去钻研教材。这种想法和做法是用别人的劳动直接代替自己的劳动。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自己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

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备课首先要吃透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在《论教育素养》中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解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后需要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这是教师素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教学理念的转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只有吃透了教材,消化了教材,才能不拘泥于教材,做到“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强调教材只能是教学的一个依据和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教师在组织其他教学资源的同时必须以教材为中心,以教材为指导。而教材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只有内化为教师的个人知识以后才能显现出来。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吃透教材,领悟了教材的实质,才能用它作为衡量标准,来估价其他教学资源的教育价值。

“用教材教”其实还暗含着教师要“走出教材”的意义。很明显,教师要想“走出教材”,必须要“走进教材”,而吃透教材、钻研教材是教师“走进教材”的基本方式。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走进教材”,继而在“走进教材”的基础上“走出教材”,从而“活化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联系起来,将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有机统一起来。

吃透教材,是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迈向教学艺术王国的必经之路。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连教材内容都不熟悉的教师会上好一堂课,诚如于永正老师所言:“这法那法,吃不透教材就没法。”教师只有吃透教材,理解了教材中的内容,才能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才能明了“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方法教”。

吃透教材,是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艺术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NextPage] 经典案例

教学艺术与钻研教材 于永正

教学艺术来自每个方面,也很难说哪一方面很重要。我个人认为,一个教师首先要熟悉所教的教材,即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来自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鲁迅先生写的《在仙台》(节选自《藤野先生》),文中记叙了藤野先生检查鲁迅听课笔记的事情。这件事的开头是这样交代的:一天,大约是星期六,他使人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事情的最后,鲁迅写道:第二三天便还给我(指作业)。鲁迅打开一看,改得非常仔细。连文法甚至标点都一一订正了。为什么鲁迅先生在故事的开头要交代“星期六”?“第二三天便还我”,第二天是星期几,第三天又是星期几?那么藤野先生最迟是什么时间改的?他都是在休息的时间改的!而且改得那么认真!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还要多说吗?都在字里行间!

我的“发现”,使我很兴奋。在课堂上,当我引导学生也这样“发现”后,学生变得也很兴奋。我对学生说:作者这样写,叫“前后照应”,我们这样读,叫“前后联系”。学生恍然大悟的同时,听课的教师也恍然大悟了。

二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草》,是很难整理的。整个教学过程我都运用了报画的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一岁一枯荣”,我先请小朋友观察一年四季草的变化(报画的草),再说说一年当中草有哪两次最明显的变化,然后请小朋友考虑“枯”与“荣”两个字应写在哪一幅图的下面,再说说“枯荣”是什么意思。教师们都说我处理得巧。巧是什么?就是艺术。

在周哗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作者描写车夫外貌时,使用了一个很传神的词——“饱经风霜”。教学时,教师给它下个定义,说一说,当然不是不可以,但我没这样做。因为我每次读到这句话时,脑海中便出现了车夫的形象,出现了那一张令人同情的脸。我相信学生也会这样想,于是我请他们展开想象,并写出他们想象中、理解中的车夫的“饱经风霜的脸”。学生们沉思起来,动情了,动笔了。学生描写出来的脸,虽然语句不同,但都表达了一个意思——饱经风霜。听课的教师都为学生的精彩描写鼓掌,也为我这个教学环节鼓掌。

三年级有一篇课文叫做《水上飞机》,文中要求学生用“究竟”造句。我一查词典,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作“结果”讲,可以用“明白”取代;一个是因为有疑问而表示追究。意思弄明白了,造句的教学设计也就出来了。我先让学生读书上的句子:“小海鸥想:货轮、客轮啥样的我都见过,就是没见过这种长翅膀的船,它决心去看个究竟。”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想“看个究竟”的事。说完,我将“看”擦掉,先后换成“问”、“探”,让学生再说说在生活中遇到需要“问个究竟”、“探个究竟”的事情。学生的发言活跃而精彩。接下来,我出示了这样一个句子,这种东西究竟省不省油?让学生体会“究竟”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当学生知道了这里的“究竟”咋“追问”、“追究”讲时,我又请他们仿照例句造句。最后,我请大家以“恐龙”或者“外星人”为话题,写一段话,用上两个“究竟”,一个表示结果,一个表示追究。

教师们听了我的造句、造段训练,又交口称赞,问我这个设计是怎么想出来的,我回答的只有一句话:“因为我通过查词典,弄明白了‘究竟’的意思,所以想出了这么一个训练程序。”

由此我想,教学艺术(即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自执教者对所教的教材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连一般的方法都不会,还谈什么艺术呢?

我是把力气花在钻研教材上的。拿到课文,首先读,哪怕教过好几遍了。朗读课文是备课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读的同时查字典、词典,把拿不准字的读音,一一落实,决不想当然,每个新词都查查词典,不能有半点含糊。课文的“味儿”是读出来的,是“煮书”“煮”出来的。我的一切好的方法几乎都来自读。年轻的时候,我备课总是先看“教参”的,现在也看,但是在我思考过之后看,或遇到到问题时,才去请教“教参”的。只看教参,没有自己的思考,我是从来没上过满意的课的。过去,我拿到一篇课文,读了一遍两遍就去考虑教法,想来想去想不出来。现在悟出来了——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透教材就没法儿。一个人读不懂,就和同事们一起读,人多力量大,好多高明的方法我是和同事们一起“读出来的”。关于这一点,我以后还要谈,这里顺便提一下,目的是想告诉年轻的教师,如果一个人的力量达不到,别忘了,周围还有好多人呢!聪明者,不但要“善假于物”,还要“善假于人”。

我再重复一遍:一定要下工夫钻研教材,否则就不会有得心应手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没有好的方法,也就谈不上艺术。教材把握不好,甚至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越会南辕北辙。错了,偏了,还有什么艺术可言呢?[NextPage] 案例分析

“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透教材就没法儿。”于永正老师的这句话,简单而又深刻地道明了教师吃透教材的重要意义。在这篇案例中,他也算是“现身说法”,用生动翔实的案例说明了这个道理。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建立在对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和灵活把握上。而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和灵活把握,首先要求教师要对所教的内容有一个全面和透彻的了解,这样才能在选择和应用方法时,做到得心应手、收放自如。

备课从钻研教材开始。只有深刻理解教材,准备充分,上课时才能轻松自如,深入浅出。那么,在备课时,如何钻研、吃透教材呢?

一、树立科学的“教材价值观”

钻研教材,理解吃透教材的前提是对教材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识,形成科学的“教材价值观”。

教材不是一堆“物化风干”,“刻板陈旧”的概念、命题、推理等知识的综合体,而是有着自己内在生命,倾注了人类精神结晶的思想的承载者。吃透教材,理解教材就是要把那些表面的概念、命题、推理等知识的综合体“瓣碎揉开了”,读出隐藏在其后的灵动的思想、鲜活的情感。

教材不是“基督教徒手里的《圣经》”,只能唯其言是听,唯其命是从。在教材的面前,教师需要的不是唯唯诺诺、丧失自我的遵从和恪守,而是一种“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敢于批判和质疑的勇气。批判和质疑是创新的起点,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教师在质疑和批判教材的同时,也是将一种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凝聚在了自身,并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

二、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认识和理解教材,实现教材观的转变,真正树立“教材是范例”的崭新教材观,即教材是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进行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是需要学生去分析、理解、反思、批判和进行意义建构的对象,而不是全部接受的对象。了解“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区别,对教师钻研、吃透教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教材”,就是以教材为中心,视教材为“圣明”,被动地围着教材转,教材怎么写,教师就怎么顺从地教,不敢越教材半步。教材不仅是师生关注的中心和兴奋点,而且成为了控制师生行为的工具。“用教材教”,教材则成为“范例”。教师不仅要解释教材,而且要以教材为“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以教材为主可以从内容、形式上向外延伸,不再局限于教材。教材从而成了一条知识之“舟”,一座能力之“桥”,一片心灵洗礼之“地”。

“教教材”,是教书,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即将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这种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的,侧重知识分析,看重教师传授知识的到位与否及教学技巧,从教师执教的角度来统帅教学过程,是对教材负责的“固本教学”,它是一口井,是停靠的码头。“用教材教”,是教人,立足点则放在学习对象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和谐,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注重举一反三,是以知识为线索、潜能开发为重点、习惯培养为侧重的综合性教学,是以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它是一条河,是起帆的绿舟。[NextPage] 三、“用教材教”,超越教材的几种基本方法

1.替换教材的例子

为了说明基本概念,教材中往往选用一些例子。尽管教材的编写者力求选用那些不同地区学生都熟悉的例子,但仍然不能照顾到每个地区和所有学生,所以新课程提倡要开发课程资源,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自身体验学习知识。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和情境学习新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对学习更有兴趣,也更容易记忆。

小学《数学》中有一节教材是“找规律”,教材中选用了一些花朵、几何图形、人物图像等,让学生探索这些图案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有些教师在教学时照本宣科,按照书上的图案制作成幻灯片、剪纸、图画、学具等,在备课时费了很大的工夫,然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就从身边的例子出发,例如教室里桌椅的排列、窗户的排列、电扇的排列。先让学生从身边的这些例子出发,找到一些规律,然后过渡到生活中的其他场合,在这样逐步拓展的过程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这样的例子比教材上的例子更熟悉、更丰富,更符合学生认识和记忆的规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拓展教材的主题

一般说来,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习惯。知识的学习是比较具体的,能力的提高和习惯的培养则是比较抽象的,很难用量化的标准来测量。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主题的感知和体验,使“抽象的理念”具体化,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比如初中语文《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是报告文学,写的是罗布泊的变化史,在习惯培养这一层面上,主题非常明确,就是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但学生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学习,就会觉得自己离罗布泊和青海湖很遥远,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强烈。如果教师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来谈,学生就会对课文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搞一些调研活动,了解附近水源的丰缺情况和污染状况,提出保护水源和环境的措施,教材的主题就会得到深化和拓展,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就会得到强化。

3.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

如果说替换教材中的例子和拓展教材的主题,都是从教材内容方面做的改动的话,那么,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则是从形式上对教材的创新。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材上的内容呈现出来,如通过挂图、剪纸、幻灯片、录像、录音等方式,丰富教材知识的呈现形式,就可以将“平面的教材”变成“立体的教材”,将枯燥单调的书面资料变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料。通过这种形式的改动,容易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一位教师在讲授《咏柳》这首诗歌时,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不仅呈现了婀娜多姿的垂柳,还配置了颇有韵味的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垂柳的美,以及春天的气息。学生的情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之后,知识的学习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4.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增强了学科间的融合。一方面通过增加一些综合性的课程来整合学生的知识,如“科学”课整合了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内容;“艺术”课整合了音乐、美术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分科教材中也增加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如初中语文新教材设立了“科学”单元,生物新教材设立了“生物学与文学”栏目,历史新教材中有许多是文学、科技等文化发展史方面的内容等。这些,都是在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过程中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教师在运用这些教材时要理解编者的意图,有意识地加强学科之间知识的互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理解,实现全面发展。

5.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鼓励和提倡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了空间。如人教版历史新教材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中提供了不少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独特见解。这些设计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板块,鼓励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在培养学生探索和质疑精神的同时,实现对教材资源的利用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