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研学研教

发表时间:2015/01/05 00:00:00  浏览次数:3976  
      研学:就是要了解学生的  基础知识  智力水平  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
  研教:就是要清楚  考点  教什么  考题  怎么教课型
  一、深入研究,弄清学情考情
  学情-做到知彼知己  考点-做到心中有数
  研究各类试题,积极迎战中考初三老师要能静下心来研究各类试题,给学生以针对性。
  ①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②近期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③相同考点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④不同题型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⑤各省试题集中研究——找动态
  复习中就是要提倡回归教材、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就是要重视基本方法的运用,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就是要瞄准低档,多动老筋、陈题翻新、举一反三、多题归一,通过训练让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易错、易混淆问题。
  考题-把握中考试题特点
  近年来,绵阳中考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试题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题型-提高课堂效率
  1、考点讲练课:  一读  一讲  一议  一练  一评
  2、试卷评讲课:  课前自纠  问题归类  重点点评  错因探究  自我评价  补救训练
  二、优化过程,三轮复习求真
  策略:该轮复习要放慢速度,减缓坡度,降低难度,依托教材,夯实基础。不过分追求高、难、深,不缩短第一轮复习时间,不片面强调复习进度,务必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第一轮基础篇
  要求:
  1、全面系统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  2、对每章的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3、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  4、独立完成相应的训练,全面梳理对概念及规律的理解程度
  第二轮专题篇
  策略:该轮复习应以能力立意为主,侧重在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上下功夫,突出知识的横向联系,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要求:
  1、进行专题复习,使掌握的知识得以延伸和拓展  2、采用归类、对比的方法进行专题复习,加深对双基知识的理解
  3、深入领会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  4、训练准确审题,提高表达能力[NextPage]  第三轮综合篇
  策略:整合知识、科学地查漏补缺,强调解题的规范性;自主复习,迎考准备。
  要求:
  1、内化和整理知识,回扣教材,查漏补缺。
  2、要求学生征对自己的“丢分点”,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个性补救方案”。
  3、给学生适度的应试技巧点拨。  4、心理疏导。
  三、落实常规,复习工作务实
  1备课:一要做到“三个吃透”,即吃透考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二要追问3个问题——这节课要讲什么、要给谁讲、要怎么讲?三要坚持专题(单元)备课,在整个专题(单元)的视野下通过整合重组来设计每一节课。四要研究“四种策略”,即基础知识的再现策略,主干知识的突出策略,知识网络的形成策略,课后及时反思策略。五要抓住“四个点”,即发掘知识的拓展与深化点,找准能力的训练点,瞄住智力的开发点,挖出情感的激活点。六要突出“四性”,即针对性,典型性,问题性,训练性。
  备课要充分发挥个人和教研组、备课组的优势,取长补短,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备课活动要真抓务实,不走形式。
  2.上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关键,指导思想要做到“四进四让”,即尊重进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励进课堂,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方法进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创新进课堂,让学生学会创造。教材处理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点,易漏点,易错点;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等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要因材施教,对学困生可以相对多讲点,对学优生可以相对少讲点。
  自主学习要追求“五个尽量”,即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3.训练:作业要分层要求,并力求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引导探究的作业;不布置简单重复的作业,不布置强制的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合理时间限度的作业。
  训练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突出练重点、练能力、练速度、练技巧、练规范。要“宁愿自己多吃苦,不让学生做废题”。通过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解题“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解”,即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当前问题;第二重境界是“思”,即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总结解题经验和方法;第三重境界是“归”,即将获得的解题体验,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回归到教材中去。
  训练要特别重视基础,要运用变式,如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按需迁移,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要特别注重“纠错”。
  4.反馈:每次评讲,都要讲错误原因,讲方法与规律,讲卷面规范。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迷惑性的问题要着重评讲;对学生基本了解,但未真正领悟其精髓的问题要画龙点睛式的评;对学生都会的题目只需蜻蜓点水式的评或不评。“题海无边,反思是岸”。每解一题,都要求学生进行“四类反思”,即反思题意,以训练思维的严谨性;反思过程与策略,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反思错误,以激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关系,以促进知识串联和方法的升华。每解一题,都力求学生参透“四个问题”,即它是怎么生成的?它适用于哪一类问题?它要考你什么,题中隐含有哪一种学科思想?它还可以生出哪些变式?通过讲评,突破难点,把握重点,澄清易混点,做到解一题、学一法,会一类,评讲完题目要归纳总结,强化纠错,并追加一定量的跟踪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