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必须亲自抓好师资培养(下)

发表时间:2015/01/08 00:00:00  浏览次数:5468  
  学校教学质量好不好,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普通教师,他们的水平提高了,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与发展就有保障了。对校长而言,对师资培养的掌控在于能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能不能从教师的实践改革中发现经验,能不能把经验提炼出来加以推广,这样的师资培养才能真正有效率。
                  校长必须亲自抓好师资培养(下)
  校长必须亲自抓好师资培养涉及八个问题,上回曾谈过其中三个问题,这里接下来谈五个问题。
  对师资现状须作精确分类
  我对教师进行分类有两个标准。
  一是按层次分,可分为三类。职初教师,即从事教师职业1—3年的教师,也称之为低层次个性化阶段的教师;合格教师,即教学规范,教学效果良好稳定的教师,也称之为高层次规范化的教师;优秀教师,教学质量优秀,而且有教学特色,也称之为高层次个性化的教师。这样的分类兼顾了教龄、发展、规范、个性等因素,是动态的,也是可控的。
  一般说来,校长培养师资的影响力,对职初、合格教师是比较大的,对优秀教师自然较少。如果对优秀教师约束得过多,往往会适得其反。
  二是按教学核心能力分。教学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我认为很简单,就是“讲”与“练”。我们现在有“精讲精练”的教师,也有“只讲不练”“只讲少练”“多讲多练”“少讲多练”,甚至还有“不讲不练”的教师。对后者,如果培养结束以后仍没有效果,只能淘汰。我最希望看到的是“精讲精练,而且常常有意不讲清楚”的教师,但是这样的教师太少了。
  在“讲”与“练”的关系处理中,重点的还是教学观念问题。我很赞赏教育部提出的体验式教学与接受性教学相结合的主张,不仅理顺了教学传与承的辩证关系,而且关注了教学的质量与时效的问题。
  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培养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措施,对具体的教师在不同课中“讲”与“练”的关注与指导,可以使校长对师资培养更加切实有效。我一直还想提出第三条标准,那就是按教师的思维能力分类。因为我觉得教学的真正效果是不能离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我希望让教师尽可能多地压缩“讲”的时间,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让思维量增加,让思维的质有效提升。这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思维水准,但是因为我很难理清培养时操作的入手处,所以不想贸然提出。另外,在“讲”与“练”的处理上,也内在地涉及到教学的思维问题,因此这第三条标准暂时作罢。[NextPage] 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估量与策略
  师资队伍建设很重要,这是显而易见的。可是校长从什么角度来思考、来着手?从太宏观的方面考虑,我想当校长的不必过多关注;从太微观的实用方向考虑,往往归于技术方面,也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我要说的是,校长必须从学校发展(本校发展)的角度来估量并采用相应策略,也就是在中观层面思考。
  有些校长一心扑在学校的名师培养上,抓几个尖子,以为这样就能让教学上去,学校上去。这种看法有时真的很天真。不要说这些尖子教师会不会跳槽,就算安心本校,也与大局关系不大,更何况这些尖子教师是靠校长培养出来的?也很难说。
  学校教学质量好不好,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普通教师。他们的水平提高了,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与发展就有保障了。我们看重的就是这点,其实这也是一种群众观,教师队伍建设务必面对全体教师。
  现在国际教育发展很重视教育的均衡化,我国也是如此。那么校长能为教育均衡化作什么贡献,做什么事呢?在我看来,校长就要抓好校内的教育均衡化,其中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师资培养的原则:在实践中提高
  我们知道,学校对师资实施培养是不同于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机构培养教师,有系统的课程、专门的教程、专家,等等,结束了还会发结业证书、毕业证书。我们学校对教师的培养有自己的法宝,那就是在实践中提高。
  这是个原则问题,因为学校必须重实践。注重实践并不是不要学习理论,而是即便学理论、务虚,也要从实践出发,服务于实践。
  在实践中提高,就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校长可以提问题,但是最主要的是让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即使校长提出的问题,也必须能得到教师的确认。
  有了问题就要探索研究,就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我有一个观点,是经验性的,我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在问题的周围,只要盯住不放,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有人说从实践中提高,总应该有个领头人。我也赞同这个说法,有领头人当然好,特别是有丰富经验的领头人更好,可以避开不少弯路,可以比较顺当地解决问题。但是我还要说,在很多情况下是没有领头人的。有的问题是靠你自己才能解决的,那么你就是领头人。有的问题要大家一起研究探索,大家都是领头人。
  对校长而言,对师资培养的掌控在于能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能不能从教师的实践改革中发现经验,能不能把经验提炼出来加以推广,这样的师资培养才能真正有效率。[NextPage] 实施师资培养的领域:基础教育
  对于刚迈出大学校门走进中小学课堂的教师来说,总会觉得以前学的与实践有脱节的问题,总会觉得原来的理解与现实中的不完全一致。基础教育要求教师把学过的理论在实践中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素养。这样的内化有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由浅层到深层、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对职初教师尤其重要。为什么同样水平的教师到同一学校任教,几年以后效果会相差甚远?就是取决于这种内化过程的质量。
  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更注重体脸的外化。从广义而言,教育教学媒体不仅是多媒体、课件、黑板,等等,其实教师是众多镇沐中最重要的媒体。教师内化的知识、技能、理论,必须以外化形式让学生接受、消化、习深。这个由内而外的过程,不是机械的过程,是教把自己内化了的体验重新外化的过程。你的外化的质量是由学生学习的效果来检验的,你又必须以此来改进自己的外化形式,探究最佳的形式。
  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很注重教学过程的细化,即精致化。我们期待学生一听就懂,一练就会。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学过程必须细化、精致化。有时要多讲,有时要少讲,甚至不讲;有时要多练,有时要精练,有时要在活动中、在拓展中练……这样的细化,使上述的内化与外化更深入,在这样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师资水平自然能有效提高。
  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很注重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在上述的内化、外化、细化中都有着不可避免的教师的个性色彩。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教师的个性展现越充分越好呢?不是的,如果游离于教学之外的个性表现太多了,就会成为良性过程的干扰,或者从学科的整体效果出发,可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障碍,所以,我认为到了一定的阶段,教师培养要努力向规范化靠拢。规范是已经被时间与实践认可的,这样的规范化的过程,是一种继承,是一种共性与个性的优化的过程,是教师成长的必有部分。
  实施师资培养的最佳切入口:融入优秀教师的经验
  我认为,教育界最大的浪费,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优秀教师经验的继承。似乎师资培养的每一步都要靠教师自身去拼搏、去突破。有挫折是必然的,但是不能让许多教师都重复本来可以避免的挫折,而应该让这样的过程周期尽可能短些,尽可能优化,尽可能有效些。
  其实从教师成长的过程而言,他们并非什么都是从零开始的,以这个非零观点来对待师资培养,我们培养的起点就可以高些,再高一些,其前提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历,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我历来是很重视对优秀教师经验的总结与传承的。我的方法是让优秀教师的经验过程化、细节化、显形化,这样有利于教师学习、继承。
  总而言之,师资培养能否抓好,事实上已经成为办好学校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我是把大量的精力投入这项工作的,甚至可以说,这已经成为我重要的一项日常工作,因为师资培养关系着学生的发展、教师自身的发展,也关系着学校的发展。换言之,谁抓好师资培养,谁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牛耳!